2025年5月15日,年内首次降准落地。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以下是对此次降准的具体介绍:政策背景: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在此背景下,需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加力支持实体经济。主要目的: 增强信贷供给能力: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商业银行被锁定的资金减少,可自由使用的资金相应增加,能增强银行的放贷能力。同时,阶段性降低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将有效增强这两类机构面向汽车消费、设备更新投资等特定领域的信贷供给能力。 推动融资成本下降:降准释放的长期资金可以增强银行放贷能力,降低负债成本,进而带动贷款利率下行,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使资金较为紧张的民营、小微企业获得更多金融资源支持。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降准等货币政策新措施的推出,有助于发动消费与投资两大内需引擎,与财政政策形成协同效应,向市场传递出稳增长的积极信号,稳定各界预期,更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政策影响: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为银行体系提供长期低成本资金,鼓励银行提升对消费、外贸、科技创新、小微民企等特定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促进实体经济稳增长。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在股票市场方面,据估算,降准后约15%-20%,即1500亿至2000亿元的资金,可能通过权益类基金、两融业务等渠道流入股市,为市场投资者带来结构性机会。在债券市场方面,降准预计将置换买断式逆回购及7天逆回购,减少央行日常逆回购操作规模,相当于收短放长,债券市场交易策略也出现调整,“滚隔夜”策略再度活跃,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成交量显著攀升。在外汇市场方面,降准降息将对稳定人民币汇率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短期内人民币还有一定升值动能。 对社会民生的影响:消费者贷款购车门槛可能降低,促使汽车消费增加,进而带动上下游产业同步受益。此外,企业融资压力缓解、发展向好,会增加用工需求,改善就业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