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汛期以来,内蒙古交通运输部门与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携手合作,采用“落图叠加”的方式,对全区公路进行了全面“体检”。以下是具体介绍:“落图叠加”含义:把不同部门关于地形、地质、气象等方面的信息图叠加在一起,综合分析,从而更精准地找出潜在的风险隐患点。排查成果:截至相关报道发布时,全区共排查出公路风险点位652处,其中高风险点2处、较高风险点122处。后续举措: 加强巡查与管控:对排查出的风险点加密巡查频次,实行提级管控,建立“发现—交办—整改—销号”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隐患动态清零。 建立预警机制:交通运输部门制定了直达一线的气象预警“叫应”机制,以便在暴风雨等恶劣天气来临前,一线交通工作人员能提前做好准备。 健全巡查与管控机制:健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巡查机制和分级管控机制,将全区高速公路划分为186个路段,确定管控阈值,明确预警信息发布、公路巡查、应急力量预置、通行管控等工作内容及流程。 强化应急保障:在19处较高以上风险点布设监测预警设施,全区国省干线公路准备了应急队伍435支、应急人员6630名、物资储备库372个,储备工程抢通机械1612台,并在51处较高以上风险路段等设置预置点位,确保人、机、料随时到位。 开展专项演练:内蒙古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应急管理、公安、气象、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等部门开展汛期公路安全风险管控专项演练,提升多部门协同防范灾害风险、高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