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化工首席分析师金益腾认为,政策和自律双轮驱动下,化工行业周期拐点临近。具体观点如下:化工行业现状:2022年以来,受供需错配影响,化工品价格持续走弱,竞争加剧导致企业盈利承压,不少企业陷入“增收不增利”局面。2025年以来,尽管多项扩内需政策落地有望带动国内需求企稳修复,但供给端竞争进一步加剧、海外需求提升空间有限,使得产品价格走弱、产能利用率走低问题愈发凸显,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偏低。行业底部特征明显:多数化工子行业在历经多轮调整周期后集中度较高,再次通过提升集中度、推动产业出清来优化行业的空间有限。同时,中国多数化工品在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较高,面临反倾销等外部压力较大,海外市场提升空间不大。供给端是关键变量:化工行情推动力已从过去的需求刺激为主,逐渐转向以供给侧改革为主。“新价格法”明确不允许全行业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进行产品售卖,若能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消灭全行业亏损现象,龙头公司的利润底部必然会随之抬升。因此,供给端是化工行业出现拐点的关键变量,而需求端更多影响的是周期的高度。自律与政策协同是关键:当前化工行业反内卷进程正处于政策与产业摸底的起步阶段,行业协会已开始推动企业开展自律行动,但政策的强力推动仍待深化。从历史经验看,行业自律效果往往难以持续,而制冷剂行业通过配额制明确企业产量与销量,实现周期回升和价格企稳,为其他行业提供了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参考样本。涤纶长丝行业2024年尝试“一口价”自律模式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效果,2025年采用更灵活的自律方式,叠加产能格局优化,有望实现盈利修复。粘胶短纤行业过去5年无新增产能,供需基本平稳,碳排放双控政策严控新增产能,遏制恶性竞争行为是驱动因素。投资机遇展望:目前化工行业政策还不够详细明朗,但按照历史规律,化工的大行业如石化、煤化工会优先做出整改和指引,建议优先配置大炼化龙头、煤化工龙头相关标的。细分来看,可关注自身周期拐点较近的子行业,如涤纶长丝等,目前开工率较好,修复潜力较大。此外,深陷困境、盈利越差、深度亏损的行业,可能是未来反内卷的重点子行业,如氨纶、纯碱、PVC、炭黑、聚酯瓶片、BOPET薄膜等,可关注相关行业困境反转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