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援宁科技特派员深入宁夏一线,围绕当地特色产业需求提供科技服务,助力闽宁协作兴农。以下是相关情况介绍: 人员构成与服务范围2025年,福建省选任援宁科技特派员56人,其中个人科技特派员21人,科技特派员团队6个(35人)。他们主要来自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福建省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务范围覆盖宁夏5市10个县(区)。 具体工作与成效作物品种引进与选育: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前荣推进“宁夏闽宁镇特色经济作物品种示范”等项目,将福红李、台湾长果桑、水果花生等福建特色作物引入宁夏,且长势良好。他的团队还对福建自主选育的番茄、辣椒新品种进行综合“体检”,项目组自2017年起开展闽宁协作合作,共收集到各类番茄种质资源600份,通过“一年两地”加代纯化,筛选出一批优良育种材料,带动6家农业企业形成规模化种植,150余个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落地。中药材种植推广:漳州卫生职业学院副教授李珍2022年10月赴海原县开展对口帮扶,他试种黄芪、板蓝根等6种中药材,其中4种试种成功,亩产值最高达6500元,较当地传统作物增收2倍以上。他牵头建立了13亩育苗示范基地和330亩种植示范基地,还联合编制了《海原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0)》,推动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300亩,预计新增利润600万元。食用菌技术支持: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食用菌专家林戎斌自2007年起作为科技特派员扎根宁夏,17年来他组织专家服务团队,为宁夏食用菌种植提供品种资源与技术支持。今年七月,金耳、银耳等多种高端药食同源食用菌在原州区开城镇双泉村的闽宁菌菇产业园试种成功。他还累计培训农业技术员、科技特派员及农村实用人才超过两千人次。其他领域合作:宁夏贺兰山东麓庄园酒业有限公司与闽南师范大学葡萄酒酿造技术创新团队聚焦酿酒葡萄灰绿霉病综合防治,合作开发构建葡萄园环境监测与酿造实施调控一体化平台;宁夏皇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示范推广集美大学黑木耳高产栽培、产品开发等新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