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落实账期承诺需突破多个难点,具体如下:执行细节模糊:“60天账期”的起算点不明确,不同车企执行标准不一,有的以完成验收日期为准,有的以发票开具日期、订单确认日期或货物交付至车企仓库日期为准。此外,账期是否涉及一些前提条件,如无质量问题及索赔、无合同纠纷等,以及不同层级供应商的账期兑现策略是否不同,都尚未明确。变相延长账期:验收时间的不确定往往会导致回款时间难以保证,部分车企可能在验收等环节刻意拖延,变相延长账期。此外,部分车企在付款方式上不如预期,可能会通过一些手段增加供应商的回款难度。商票仍在使用:商票并未被完全取消,部分供应商表示商票的使用减少但仍存在。与现金支付相比,商票贴现率高、兑现周期长,且在下游流通性较差,这增加了供应商的资金压力和成本。新老订单待遇不同:部分车企仅在新签合同上落实60天账期,老订单的账期调整则较为缓慢。这是因为账期调整涉及重新签署或调整协议等多个流程,需要一定时间,且车企也需要时间筹备资金。车企资金压力大:目前一些车企的经营压力较大,若严格执行60天回款,可能会导致车企自身现金流吃紧。部分车企需要动用储备资金、增加短期借款或加速销售回款来应对,这也使得它们在落实账期承诺时存在一定困难。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目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车企的承诺更多基于信誉和行业自律,使得车企在实施账期时存在一定的灵活性,可能导致账期的实施效果打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