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王琳晶提出资管行业要服务国家战略、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这一观点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国家战略层面
推动产业升级转型
实体经济中的许多产业,如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缺口。资管行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资金流向这些领域。
例如,在高端芯片制造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研发、生产设备购置等方面。资管机构可以设立专项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助力芯片企业攻克技术难关,提升我国在全球芯片产业的竞争力,从而推动我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资管行业能够调配资源,向这些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移与协同发展等项目注入资金。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资管机构可以为雄安新区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融资,同时支持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相关企业在雄安新区或周边地区的产业布局,促进区域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创新型企业尤其是中小科技企业往往面临着高风险、融资难等问题。资管行业可以通过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等形式,为创新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像一些生物医药领域的初创企业,在药物研发前期需要大量资金用于临床试验、科研人员薪酬等。资管机构能够发掘这些有潜力的企业,为其提供资金,推动生物医药技术的创新突破,从而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从实体经济自身发展角度
拓宽融资渠道
传统的实体经济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贷款等有限的方式,资管行业的参与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元化的融资选择。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资管机构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帮助企业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例如,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应收账款转化为可流通的证券,提前回笼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或技术研发。
对于中小企业,资管行业可以通过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等方式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对稳定的资金来源,缓解其融资难的问题。
优化资源配置
资管行业凭借其专业的研究和风险评估能力,可以识别实体经济中不同企业、不同项目的发展潜力和风险状况。
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将资金从低效率、高污染、过剩产能的行业和企业转移到高效率、绿色环保、新兴的行业和企业。例如,减少对传统煤炭落后产能企业的资金支持,转而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如电池生产企业、充电桩运营企业等)的投资,从而提高整个实体经济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实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增强实体经济抗风险能力
资管行业可以通过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和服务,帮助实体经济企业应对各种风险。
在汇率波动频繁的情况下,资管机构可以为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方案,如设计外汇衍生品产品帮助企业锁定汇率风险,避免因汇率大幅波动导致企业成本急剧上升或利润大幅缩水,从而增强实体经济企业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的抗风险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