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A近期密集公布多项与“显示基板”相关的国际专利申请,展现出在显示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实力与全球化布局野心。以下从专利核心信息、技术突破、行业影响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核心专利信息梳理2025年以来,京东方A已公布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达819个,较去年同期增长17.5%,其中“显示基板”相关技术构成重要创新方向,重点专利包括:OLED显示基板及制备技术:专利号PCT/CN2024/113239,国际公布日2025年9月25日。该专利聚焦OLED显示基板的结构设计与制作工艺优化,未披露具体技术细节,但结合行业趋势推测可能涉及柔性基板或高频驱动相关创新。薄膜晶体管与显示基板集成方案:专利号PCT/CN2025/076459,9月11日国际公布。薄膜晶体管(TFT)是显示基板的核心驱动部件,此专利可能通过优化晶体管结构提升基板的响应速度与稳定性,适用于高刷新率显示场景。多基色彩膜层设计:较早申请的PCT/CN2020/125441专利(2022年公布)提出创新结构——在传统三基色子彩膜层上方增设单色膜层,通过膜层重叠设计提升色彩准确度与光线利用率,已进入国家阶段审查。 二、技术突破与应用场景从已披露专利细节看,京东方的显示基板技术创新主要集中于三大方向,且均指向高端显示需求:屏下摄像适配优化:4月获批的CN202210152147.7专利采用分区设计,将基板划分为屏下摄像对应区域与周边显示区域,通过多层保护结构提升透明电极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增厚光刻胶阻挡反射光线,解决了屏下摄像机型常见的亮度不均问题。该技术已具备量产潜力,可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全面屏设备。显示效率与画质提升:2025年4月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CN202421541414.0)通过“绝缘膜组+反射层”复合结构优化光线反射路径,配合像素界定层的沟槽设计,使显示面板在色彩准确度、亮度均匀性上显著提升,尤其适配4K/8K超高清电视、电竞显示器等对画质要求严苛的产品。工艺稳定性强化:新型基板在制造过程中减少了光刻、镀膜等工序的不确定性,例如通过精准控制膜层厚度与电极走线布局,降低了量产时的不良率。这一突破可帮助京东方在高端显示面板领域进一步压缩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三、行业竞争与战略意义此次密集的专利申请不仅是技术积累,更折射出京东方在全球显示产业的战略布局:对抗国际巨头的技术壁垒:三星、LG等企业在OLED基板技术上长期占据优势,京东方通过PCT国际专利申请(指定多国保护),可在全球主要市场构建知识产权壁垒,尤其在柔性OLED、屏下摄像等高端领域争夺话语权。例如2023年公布的WO2023/230805A9专利,指定保护国家覆盖美、日、韩等30余个主要经济体,为海外市场拓展奠定基础。巩固全球市场地位:截至2025年,京东方在全球显示面板市场的占有率已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但高端产品份额仍有提升空间。显示基板作为核心部件,其技术突破可带动整体产品溢价能力,例如搭载新型基板的高端屏幕可能被苹果、华为等头部终端厂商采用,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产业链协同效应:显示基板技术的创新将辐射上下游产业,例如推动光刻胶、透明电极等材料升级,同时带动国内设备厂商参与高端制造环节,助力显示产业链的国产化替代进程。从长期来看,京东方持续加码显示基板专利,不仅是应对当前市场竞争的需要,更是为Micro LED、透明显示等下一代技术储备核心能力。随着专利技术逐步转化为量产产品,其在全球显示产业的技术领导力有望进一步巩固。
|
|